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发展基层民主:深化实践与完善制度”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表人: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时间2024-06-11 20:17:28 点击:

5月25日,“发展基层民主:深化实践与完善制度”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管理教育综合楼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百余位专家学者、研究生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和《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研究”课题组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和经验研究”课题组承办。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唐鸣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唐鸣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对各位来宾表示欢迎。他总结梳理了基层民主的相关政策理论,对本次会议的主题进行进一步阐释,指出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是当前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学术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胡宗山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政国院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他表示,政国院将进一步发挥农村政治和基层治理领域的研究优势,产出新的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他还表示,政国院将遵循“秉承历史、凝聚力量、敦厚基础、发扬特色”的建设原则,实施“5+X”的一流学科建设思路,逐步形成基础理论·政治思想史研究和特色应用·政治治理研究两个学术重点,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社会主义研究》主编王建国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始终坚持“用大情怀、大精神办大气刊物;用规划思维、开放精神办经典刊物;用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办规范刊物”的办刊理念,凸显刊物选文用文“宏观性,大视野,学理性”的特色。他特别强调,《社会主义研究》选文用文作者不问出身、不唯学历,只关注文章学术质量。刊物一直以来注重发挥社会效益,助力青年学人学子的成长。



会议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主旨报告由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陈荣卓教授主持。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黄百炼教授总结并分享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经验,一是将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在基层,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明显提高;二是高度重视基层民主发展,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三是以“真实、管用”为价值目标,通过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四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克服基层民主发展的障碍、充实基层民主发展的条件;五是鼓励基层民主创新,及时肯定和总结基层民主发展经验,基层民主发展形式丰富多彩;六是把发展基层民主与深化基层治理有机结合,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信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谢天学结合鄂豫皖的民主实践历史,对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进行梳理概括,并介绍了当前信阳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实践探索,对当地的基层民主创新工作进行总结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学院陈家刚教授指出了激活存量资源对于推动基层民主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他从三个方面阐述什么是存量资源,第一个存量是指长期以来形成的关于基层民主的观念和认知,在我们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中积累;第二个存量是指宏观的国家政治架构下的民主运行机制、程序,这些具体的民主制度设计、机构设置、制度结构,在民主建设中是重要的存量资源;第三个存量是指十八大以来推动基层民主政策中好的经验,已经上升为政策、一般制度和法律的实践经验总结。他提出可以通过坚持以人民的价值追求为根本目的,在已有的法律制度架构下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从民主的要求出发合理运用技术等路径来激活民主的存量资源,发展基层民主。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专职研究员贺东航教授以视频形式参会,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基层民主发展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基层民主机制的具体实践和效果和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基层民主机制的主要发现。他指出,要加强对基层民主实践中党的领导的研究,列宁主义先锋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理论支撑。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院长吴理财教授介绍了新时代背景下建设活力社会的现实意义及以民主参与培育活力社会的路径。他指出,活力社会是开放的,是自由的,具有包容性,也是创新型的社会,要以民主参与来培育活力社会,以自治发展建设活力社会,以改革创新促进活力社会。



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尹利民教授运用多案例比较分析的方法,围绕地权与治权的良性互动关系探讨了基层治理的二维结构及其价值。他初步将案例分成强地权、弱治权,强地权、强治权,弱地权、弱治权,弱地权、强治权四类,以此分析基层治理结构转换,认为基层治理的问题实质就是一个农民权利的问题,农民权利的核心问题就是地权与治权,地权与治权的互动关系是重构基层治理结构的新内容。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袁方成教授运用参与式实验观察法,梳理了资源动员与民主治理之间的紧密关系,并提出要通过机制的构建和创新、推动更加广泛的参与来激活资源新动能,通过参与式实验的方法来探索如何实现民主的目标,彰显治理的效能,从而强化基层民主治理。


在第三单元的学术研讨会分论坛阶段,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20余名学者和研究生分三个分论坛进行汇报,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层民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和实践等多个方面对会议主题展开分享,并由分论坛的专家老师提出科学建议、开展学术讨论。除提交论文的学者外,与会学者和学生也积极参与分论坛交流。


分论坛一由李梦兰老师主持。长安大学包涵川副教授对党建引领的乡村治理展开分类探讨,对不同类型的乡村治理进行差异逻辑研究,提出“同途殊归”解释机制。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杨教授运用扎根理论对新时代基层治理整合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大量政策文本来研究“一轴多元”的基层治理如何运转。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印子副教授围绕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主题展开汇报,分享大量调研实践案例,提出“动员—参与”的建设模式。杭州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申鲁菁老师以《“强动员—弱连接”状态下基层负担的形成机理与政策启示》为主题作了汇报分享,具体分析了基层负担产生的结构性因素、引发的治理困境,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原婧瑜以《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马克思人民主体观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作了分享汇报,进行大量的理论梳理。在每位学者汇报后,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吕普生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肖泽磊副教授对其汇报内容进行点评和讨论,给出专业意见,并进行学术延伸,从学科研究、论文写作等多方面为与会人员答疑解惑。


(照片按出现次序排列)


分论坛二由赵文杰老师主持。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潘琳教授围绕党建引领村级议事协商体系的主题展开汇报,从对皖北D村“板凳会”的田野调查出发,分析村级议事协商体系的驱动逻辑,并提出优化路径。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贵侠副教授围绕中国式党建引领乡村基层治理的主题进行分享,通过对安徽省“四事四权”工作法发源地的调查研究,分析基层治理的实践机制及驱动逻辑。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谭喆元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链条”理论展开分享,从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链条”的历史演进、现实建构与价值意蕴三个方面进行汇报。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郑兴刚副教授围绕民主概念的历史流变这一主题进行分享,结合历史变迁,对民主的理论发展和概念流变进行梳理阐释。信阳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系主任祁中山老师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建设的主题作出分享,介绍了信阳市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试点建设经验。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程兰老师以《健全和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为主题进行汇报。汇报结束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张必春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魏来副教授对每位汇报人员的分享内容进行分析评述。


学生踊跃提问


分论坛三由望超凡老师主持。河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辉教授围绕基层改革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主题进行汇报分享,通过对汨罗市三新村实践的个案研究,分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机制。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池步云副教授围绕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的主题展开汇报,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为研究视角,分析人民政协机构建设的行动逻辑。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系博士后黄敏璇以《现代国家建构与基层民主的发展路径》为主题,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要求,分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视角下基层民主与基层治理的发展走向。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翁伟波以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基层治理创新为主题,通过对信阳市P街道人大“站点问政”机制的案例研究,探索基层治理创新的生成逻辑。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黄胜胜围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优化路径这一主题进行汇报分享,在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分析视角下,通过对鄂中J市S社区案例进行研究,探索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路径。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潘紫依对小区治理的实践探索与理论诠释这一主题展开汇报,提出“从分离到嵌套”的理论解释框架。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曹龙虎副教授和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许宝君就汇报人员的分享内容展开学术探讨和评述。



本次学术研讨会凝聚多方智慧,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完善基层民主的实践发展、制度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为进一步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经验,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促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开拓了视野、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