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下午,学校党委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家座谈会。校党委书记黄晓玫,校长杨宗凯,校党委副书记覃红、骆军,校长助理、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林更茂出席座谈会。学校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离退休处、研工部、校工会相关负责人及八位理论专家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骆军主持。
与会专家代表心得感受摘录如下:
回应时代需要,绘就新时代蓝图
王建国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海内外高度关注和期待的一次党代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从国内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承上启下、换挡升级的新时期,需要新的定位、新的蓝图、新的战略和举措。从国际环境来看,全球治理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离世界舞台的中心越来越近,需要中国明确以什么身份、以什么面貌、以什么角色、以什么方略去推动全球治理格局的变革与发展。面对这样的世情国情党情,需要执政党有大智慧、大思路和大战略。
十九大报告正是回应这种时代要求,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绘就新时代蓝图。通览报告,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报告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核心命题展开,对中国发展作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定位,重新认识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进一步明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构成与内涵,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以及具体举措,规划了适应新时代执政党的建设方略。通过学习报告,我们可以看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蓝图更宏伟更清晰、发展方向更明确更光明、战略规划更科学更完整、实施举措更具体更可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
自信·自知·至深·亲民
刘从德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金秋十月,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了。习近平同志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我认为报告可以用几个词来进行概括:
一是自信。报告对十八大以来五年取得的非凡成就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认为五年的成就是全方位、开创性的。这种总结和概括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烈自豪和自信。
二是自知。报告不仅仅看到了成就,同时也保持了清醒的头脑,看到了困难、挑战和不足。报告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民生领域短板等7大方面进行了总结。
三是至深。报告的最大亮点在于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各国各界人士翘首已久的深刻理论期盼,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论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新时代、历史方位、主要矛盾转化、历史使命、基本方略等重大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回答。可以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中国新时代的最新理论成果已经形成。
四是亲民。报告全文洋洋洒洒3万多字,历时3个多小时。但不乏轻松活泼、通俗易懂、普通群众易入脑的话语,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特质。全篇听完,可谓“习习清风”。
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的体会
牟成文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历时三个半小时,非常提振士气、鼓舞人心、凝聚人气。报告至少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新”。整篇报告充满新意,从对新时代下党和国家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阐述与回答,到一些概念内涵的界定、命题判断的总结与文字措辞的运用,无不令人耳目一新。提出的很多概念、理念、论断、思想和战略都是前所未有的。由此构成诸多新亮点。
第二,“广”。十九大报告相比于以往的报告,其涵盖面更广,涉及到我们党和国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涵盖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尤其对中国“强起来”以后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科学回答,提出并界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的“两步走”战略进行精准定位。
第三,“实”。十九大报告通俗易懂、语言诚恳朴实,充满了智慧与自信,体现了坚强的意志与坚定的决心,凸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报告中的很多提法非常务实亲民,令广大人民群众感到非常实在,比如“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等。这些内容或者话语,精准地把握了时代脉搏、当代问题和人民期盼,十分受人民群众欢迎。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借着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契机,在大学这块知识、资源与人才的集散地里,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争做创新的推动者、创业的促进者和创富的实践者。
我观十九大
李敬煊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自从十八届六中全会决定在2017年下半年召开党的十九大后,我就带着“人们对十九大有着怎样的期盼”“十九大的最大亮点将是什么”、十九大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如何”等问题在默默地迎接十九大的召开。收听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后,我有如下初步感想:
一、总书记的报告语言平实,十分接地气,听来、读来分外亲切,因而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以“有事好商量”切入协商民主的主题;以“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直面普通百姓关心的问题;以“两岸同胞是骨肉兄弟”畅谈用“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任务,等等。
二、报告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内容十分丰富,新提法新思想新论断扑面而来,令人耳目一新。其中,对主要矛盾、时代课题、乡村振兴战略、延长土地承包期等的论述尤其深刻,对未来三十年分两步的战略安排尤其科学。
三、从中共党史专业的角度看,报告的最大亮点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创新成果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作为理论工作者,我们要借助十九大和总书记报告的东风,拿出更多有说服力的有良好社会效益的理论文章,为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多做贡献。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加快法治中国建设
肖登辉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中,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共有十四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其中之一。报告特别提到,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报告强调,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这是报告中的一个突出的亮点。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必然要求统筹推进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这就要求进一步实现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的协调和衔接,这就要求在全面从严治党中进一步发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作用。
报告提到,将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作为长期从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教研工作的教师,看到这段话,我深受鼓舞。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表明了党中央对于法治中国建设的更加重视。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宪法的牙齿”更加坚硬。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我相信,中国法治建设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的体会
钟德涛 华中师范大学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
初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我主要有以下感受:
第一,十九大报告立意高远。报告明确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就把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各个不同时期的具体纲领统一起来了,强化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第二,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提法。一是明确“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整个报告的论述围绕“新时代”展开。
二是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新时代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是进一步完善了党的基本路线,鲜明提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大文明”。这正好与党在社会主义基本路线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相对应,又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对应。
四是描绘了我们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两个阶段的蓝图。五是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求真务实 凝练方向 直面问题 明确发展
常健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通过对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我深刻感受到本次大会“凝练经验、明确目标、具体导向”的务实求真的精神。十九大报告对于十八大以来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改革成就的总结与凝练,明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明确了到本世纪中叶国家的发展目标,为了实现目标指明了在经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军队现代化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若干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具体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是直面问题、直面争议的。例如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方面,总结经验的同时也明确提出继续深化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对于“两规”问题,理论上和实务中一直存在党规与国法的争论,本次报告直面争议,明确提出“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这一方面表明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法治、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的决心和意志;另一方面,表明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争议与问题,使得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有效衔接,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指明方向。
努力营造创新文化,为实现“中国梦”作出“华师贡献”
曹阳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纲领性文件。新时代在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如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从深层次来看,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创新文化”。在全社会“倡导创新文化”,教育大有可为,也必须有所作为。华师作为百年老校,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应该而且必须有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华师贡献”。
首先,要把培育创新型的学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师范生不仅要善于传授书本知识,也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非师范生则要加大创业创新的教育与实践。
其次,学校要激励创新型教师脱颖而出。要鼓励真正的创新型成果,不要鼓励“你抄我、我抄他”的文字堆积。要进一步解放科技生产力,鼓励理工科和应用文科的教师面向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在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现代技术体系中发出华师的声音。
再次,学校要高度重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学校可以作出创新型贡献的一些领域。例如,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这一领域,我校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农药、环境、规划等众多方面都有较好的研究,应该加大协同研究的力度,进一步提升我校在这一国家战略领域研究中的“华师贡献”。
(本文转载自“华中师范大学”微信公共号
编辑:陈质晶 审核:冯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