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0305)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5-03-25 21:53:30 来源: 作者: 【 】 浏览:次 评论:0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0305)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学、科研和理论传播方面的高级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仰,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立科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2.扎实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和理论成果、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形式和实践存在形式。充分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够发现和解决一些相关性的前沿研究课题,并在各种相关的研究实践活动中培养起合作精神、探索精神和国际大视野,从而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

4.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粗通另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与国际同行开展本专业的学术交流。

二、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3)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理论发展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阶段、条件、发展趋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制度创新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内在规律,社会主义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历程、经验和教训,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与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内在规律,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阶段、条件、发展趋势、基本经验,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模式,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2.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030504)

(1)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在苏东剧变后的理论与实践活动,重点是研究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斗争实践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内容、特点、成就、经验及其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作的贡献。

(2)越、朝、古、老四国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主要研究越、朝、古、老四国近年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内容、特点、成就、经验及其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作的贡献。

(3)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主要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流派的产生、发展、主要理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见解,新贡献。

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

博士生基准学制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总学分16-18学分(16学时/学分)。其中课程学习1年(课程学习兼顾实践活动和学位论文的前期工作),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2年。博士生不允许提前毕业。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三年基准学制安排。(具体课程信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五、实践环节

教学实践是博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4学分。本专业博士生必须参加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的对象是硕士科生;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讲授本专课程若干章节或某个专题,协助主讲教师辅导与答疑,主持课堂讨论,指导社会调查,指导论文写作等。调查研究是培 养博士研究生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形式包括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和参加学术会议等。调研工作结束,研究生必须写出调研报告,由导师评定成绩。调研时间为四周左右。

六、科学研究

本专业博士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查阅中外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判断、运用科学方法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至少完成3篇课程论文3篇学年论文。2篇论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或在权威刊物上、或SSCI发表1篇学术论文所发表论文博士研究生必须是第作者(如导师组教师合作发表,可为第二作者)署名单位必须是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文献综述和论文摘要不计在其内。

七、学位论文

本专业博士生在第4学期通过中期考核后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要求:

1、论文选题应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注意导师和博士生各自的特长,体现本专业的特点,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探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及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2、开题报告包括研究背景与选题意图、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与文献回顾、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论文特色和创新之处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之处、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预期的论文进展时间安排和阶段性成果具体的论文写作大纲。

3、论文开题由导师组一般由5名高级职称教师组成组织对研究生的论文开题报告进行公开审议,通过导师组评审后,才能进行论文的调查与撰写工作。

4、学位论文研究和写作必须范畴明确,结构合理,逻辑清晰,方法科学,观点鲜明,论证充分,文字通畅,文献资料翔实,体例、注释规范

5、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写作时间(从开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前止)不少于1年。

6、学位论文应当达到《华中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对于博士学位论文在学术水平上的要求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本学科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八、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全面负责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结合的制度。在培养方式上坚持四个结合:

1、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学习结合;

2、重点讲授与课堂讨论结合;

3、教学与科研结合;

4、校内学习与校外访问学习结合。

培养工作重点是培养博士生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强调博士生自学为主、导师指导为辅的指导原则。

九、必读文献

书目、期刊清单附于培养方案之后,具体格式见《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十、其他规定

1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录取的博士生,均须补修本学科硕士生课程至少3门。并且考试须与硕士生同堂同卷,成绩合格,不计学分。

2本专业博士生在学期间,必须至少参加8次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学术会议等),其中2次必须是校外学术活动,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学业结束前,由导师对其进行考评。

3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均须进行考核。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以及有关要求,按《华中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考核及成绩管理的暂行规定》执行。

4每位博士生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个月内,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上制订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根据个人培养计划每学期都要完成“在线选课”,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组长审定后,报院、系、所和研究生处备案。

5本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和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博士生能否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2

2

1

全校博士生必修

第一外国语

64

4

1、2

全校博士生必修

一级

学科

必修

课程

103203020001

政治学前沿问题研究

32

2

2

全院博士生必修

二级

学科

必修

课程

103203020303

科学社会主义前沿问题研究

32

2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博士生必修

103203022502

宪政与法治前沿问题研究

32

2

1

选修课程

103203050304

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

32

2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博士生选修

103203050405

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32

2

2

1032030503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研究

32

2

2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序号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作者或出版单位

备注(必读或选读)

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必读

2

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历史命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必读

3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丛书

商务印书馆

必读

4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必读

5

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世界知识出版社

必读

6

法政治学

法律出版社

必读

7

法律中的政治

中国政法大学

必读

8

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必读

9

西方“马克思学”研究

北京出版社

选读

10

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中央编译出版社

选读

11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

中央文献出版社

选读

12

问题视域的转换: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当代解读

人民出版社

选读

政治学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政治学前沿问题研究

Frontiers Research of Politics

课程编号

103203020001

课程负责人

徐勇

教学团队成员

唐鸣、贺东航、项继权、程又中等

学时

32

学分

2

课程类别

一级学科必修课程

授课方式

专题讲座和讨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力求让学生能够了解政治学一级学科前沿问题,包括基本理论、前沿问题、学术展望。

教学要求:经典理论的讲解与现实问题的剖析相结合;课程实行专题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自学与研讨相结合。

课程内容

本课程对政治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系统评价与反思,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使博士生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发展趋势有系统的了解与把握。

考核方式

课程论文写作

参考书目

古丁,克林格曼主编,《政治科学新手册(上下册)》,钟开斌 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美]贝蒂.H.齐斯克,《政治学研究方法举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

查尔斯•蒂利编 , 英文本 《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

魏洪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集体暴力的政治》,谢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科学社会主义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科学社会主义前沿问题研究

课程编号

103203020303

课程负责人

唐鸣

教学团队成员

俞思念

学时

32

学分

2

课程类别

二级学科必修课

授课方式

讲授与讨论

授课方式及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16

8

0

4

4

0

0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为他们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提供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拓宽视野。

【课程内容简介

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给予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回答;反映当前研究成果和理论动向,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中一系列新的值得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课题和研究思路。

考核方式

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

杨宏禹主编:《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历史命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贺金浦、俞思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徐育苗:《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丛书》(共10本),商务印书馆20002004

宪政与法治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宪政与法治前沿问题研究

课程编号

103203022502

课程负责人

唐鸣

教学团队成员

陈荣卓

学时

32

学分

2

课程类别

二级学科必修课

授课方式

讲授与讨论

授课方式及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16

8

0

4

4

0

0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宪政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为他们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提供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拓宽视野。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对宪政与法治前沿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宪法基本理论、国家制度、公民权利、宪法运行机制、司法独立、行政法治、政治民主、财政联邦以及经济权利的宪法保障等重要问题入手全方位探讨宪政对法治、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探讨中外宪政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扩大生的视野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

考核方式

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

徐育苗:《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丛书》(共10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004

何勤华:《20世纪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张千帆:《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下册·欧洲宪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

课程编号

103203050304

课程负责人

唐鸣

教学团队成员

牟成文

学时

32

学分

2

课程类别

选修课程

授课方式

讲授与讨论

授课方式及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16

8

0

4

4

0

0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关于马克思主义当前研究的热点、重点、焦点问题的介绍、评论和再研究,形成对本学科发展的新认识,在学科体系、内容、研究方法和最新动态上有更深刻的理解。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期、重大事件、主要理论及著述的研究,使研究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发展的基本历程、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把握其发展规律,为今后从事研究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考核方式

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

俞吾金:问题视域的转换: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当代解读,人民出版社,2007

王荣栓:重读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07

陶富源、张传开:马克思主义哲学论集(第一辑),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聂锦芳: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课程编号

103203050405

课程负责人

唐鸣

教学团队成员

聂运麟

学时

32

学分

2

课程类别

选修课程

授课方式

讲授与讨论

授课方式及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14

10

0

0

8

0

0

【教学目的及要求】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流派的研究,使研究生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主要内容、成就与问题,为进一步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系统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主要内容、成就与问题,通过对美、英、法、日、俄、印等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活动以及越、朝、古、老四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使研究生比较具体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的新发展、新变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新发展、新变化,为进一步研究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以及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

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

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版。

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丛,重庆出版社,1993

叶卫平:西方“马克思学”研究,北京出版社,1995

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研究

课程编号

103203050303

课程负责人

唐鸣

教学团队成员

黄红发

学时

32

学分

2

课程类别

选修课程

授课方式

讲授与讨论

授课方式及时数分配

集中讲授

组织研讨

实验分析

读书指导

实地调研

自主学习

其他

14

10

0

0

8

0

0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热点、重点、焦点问题的介绍、评论和再研究,形成对本学科发展的新认识,在学科体系、内容、研究方法和最新动态上有更深刻的理解。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及其重要文献,进行系统和深入研究,同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深入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考核方式

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条:政治学一级学科(0302)博士研究生培养... 下一条: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