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午9点半,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刘胜骥教授做客政治学研究院第二十二期高原讲坛,在我院模拟联合国会议室讲授了题为“博弈论可以研究两岸关系与台湾政局课题”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我院副院长韦红教授主持,政治学研究院国际事务所的宋秀琚副教授、赵长峰副教授、王勇辉副教授、张弦老师,及我院部分研究生聆听了本次学术讲座。
刘胜骥教授的讲座内容主要分为博弈论的基础理论、博弈论在国际关系和两岸关系分析中的应用两部分。首先,刘教授简要从游戏、军事、历史和科学分析领域回顾了博弈观念的广泛运用与发展,证明了博弈“无处不在”的道理。随后刘教授通过介绍诺曼、摩根斯坦、纳什和托克在博弈论中的理论建树,说明了博弈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解释博弈论的分析方式,刘教授耐心地讲解分析了四种难题赛局,并辅之以决策优先顺序和国际关系经典案例。对于重复性囚徒困境赛局,刘教授例举出了三种可能的策略,指出这种赛局最终还是要走向纳什均衡。基于之前的分析基础,刘教授总结出了博弈论的中心思想,他认为博弈论是关于策略相互作用和理性行为的理论,博弈行为有着自主利益的理性行为体,具备参与者、策略和报酬支付三个要素。在谈到博弈论的类型时,刘教授按博弈方式、博弈结果、博弈主体、互动性质、博弈次数或进程等五个标准对博弈类型进行了系统分类。虽然每一种模型都是理想化的,但刘教授指出这些模型又可用于特定的现实案例。
具体到国际关系研究,刘胜骥教授首先从卡普兰的《国际政治的系统与过程》一书引入介绍了博弈论在西方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兴起,指出国际军备竞赛与国际合作研究是博弈论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重点领域。刘教授提到了谢林、拉帕波特、查马、唐斯、弗伦、马丁等学者在国际关系博弈论研究中的代表性观点。至于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对博弈论的研究,刘教授用两张发刊量曲线图形象地说明了博弈论在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的发展和受重视程度,他认为博弈论在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有待进一步发展。为了清楚地说明博弈论在两岸关系和台湾政局研究中的应用,刘教授先简要介绍了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四种表现形式,最后都回归到不同形态的纳什均衡。根据这一理论推导,结合两岸经贸互动和赛局的图表与运算分析,刘教授认为,在两岸关系上,虽然台湾更多以担心成分居多,但是从博弈论的角度看,两岸间还是存在从僵局走向合作的必然性。在钓鱼岛问题上,刘教授通过回顾中、日、台等各方立场、行为演进与利益得失,预测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最终还是要走向合作。随后,刘教授还简要地用博弈论分析了近年来台湾岛内政局和2016年各方的大选策略。讲座最后,刘教授还与现场同学进行了亲切交流与互动,并鼓励大家学会用博弈论进行国际关系研究。